站内搜索-

协和75岁药学专家张继春:这样服药如服毒

2017-08-30

张继春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、曾任该科主任。1943年生于辽宁省绥中县,兼任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。

很多人认为,生病后吃药就是一仰头吞下这么简单,但是看了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后,你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。

据《羊城晚报》报道,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死!

“话可以乱说,但是药不能乱吃!用药用错了的话对大家的危害还是很大的。”

拥有40多年用药经验的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、70多岁的药学专家张继春教授提醒,她曾总结出“医院用药差错分析与防范”的讲稿,并在全国进行过安全合理用药巡讲。

张继春举例说,上个世纪世界上有一个很震惊的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,就是德国的药厂发明了一种药叫“反应停”,这个药物是给孕妇止恶心的,效果非常好,但是这个药使用后造成了8千例儿童出生以后成为“海豹儿”,这是一起非常悲惨的药物不良事件。

那么,错误的用药方法有哪些呢?

一、滥用“三素一汤”,当心中毒!

春晚舞蹈《千手观音》中,21名残疾人演员中有18名是在2岁前使用抗生素发生过敏,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。

目前中国很多患者存在凭一知半解用药,滥用抗生素、大输液,不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药物,随意停药、增减药量,盲目联合用药,缺乏自我治疗和家庭贮药的常识等不合理用药现象。

张继春说,在避免乱用药当中,切勿滥用“三素一汤”最为关键。三素是指抗生素、激素和维生素;一汤是指输液。

1、抗生素:儿童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

对于有些人关注的感冒发烧、拉肚子是否一定要用抗生素的问题,张继春表示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,不是细菌引起的,而抗生素只能抑制和杀灭细菌,因此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。

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肝功能发育不全,排泄能力差,大剂量服用氯霉素类药物,容易在体内蓄积,进而发生致命性毒性反应(灰婴综合征)。曾登上春晚舞台的舞蹈《千手观音》中,21名残疾人演员中有18名是因为在2岁前使用抗生素发生过敏,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,因此父母在给新生儿用药时要有谨慎的用药安全意识,切不可病急乱用药,或是单凭经验自行给孩子用药。

2、激素: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症状

张继春说,激素的药理作用在于抗炎、抗过敏、抗休克及免疫抑制,滥用激素有严重感染、骨质疏松、结核播散、股骨头坏死和消化道出血等危害。

3、维生素:可能中毒

张继春还强调,合理使用维生素应把握“适合”与“适度”两个原则。不要认为维生素是补药就可以随意吃、长期吃。和其他的药一样,如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,机体难以吸收,还可能出现中毒或有害反应。

4、输液:可能带来“三高”问题

张继春认为,从总体来说,输液并非最佳给药方式,它可能带来“三高”问题。

1感染风险高

外用皮肤软膏、滴眼液等外用药操作简便、风险低,药物多在局部起效,对身体其他部位影响较小。口服药的风险居中,因为它虽然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,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,但一般需要30~60分钟起效,且通过肝脏代谢“解毒”,正确使用时较为安全。输液相当于一个小手术,有感染的风险,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,一旦出现问题,将迅速出现全身症状。

2花费成本高

不少人抱怨输液贵,因为输液除了需要付出药物成本,还要付出管道(如输液器)费用和输液费,输液的时间成本也较高,不仅一次需要1~2小时甚至更长,如果是抗生素输液,可能还需要连续3天甚至更久

3不良反应比例高

2013年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》显示,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,58.7%是注射剂引起,与2012年相比升高了两个百分点。由于输液是将药物送入血液循环,不良反应发生更快、更严重,药物代谢排出体外的时间也较长。

二、用牛奶、茶等服药,最好还是温热水,用水量也要有讲究

吃药的时候,柚子、柠檬、西柚这些就不要吃啦,牛奶、茶、酒送服药物都不是很合适,最好还是温热白水服药。

张继春指出,某些药物(如土霉素、四环素)不可与牛奶或乳制品同服,否则将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,严重影响药物吸收。

此外西柚中的一些成分会打乱这种酶的正常工作,药物没了阻拦,全部进入血液,导致身体里药量暴增,也就是药物中毒,关键是一杯西柚汁甚至会干扰药物代谢好几天。

用水量多大也有讲究。比如一般吃药应该要喝200毫升水,就是一杯水,因为食道里有一个容积,如果你喝一口水药可能还在食道挂着呢,还没下去呢,但是这个药片有可能对食道刺激,引起副作用,这是人为产生一个刺激。但是有的药要求喝水少,比如说甘草合剂是止咳的、琵琶糖浆,这些药喝下去之后最好能停一会儿。我曾经看见有的人吃药干咽,药片放到嘴里不喝水自己用唾沫咽下去了,这个就更错了。

三、酒后服药,暗藏杀机

统计显示:58.88%的网友不了解酒精会对服用药物产生极大影响。这是大错特错!

张继春指出,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饮酒。不少抗生素药物与酒精同时进入身体后,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,轻者头晕、恶心,重者可致休克、甚至死亡。安眠药(安定)也是禁止与酒精类饮料同服的药物,同服极易加重嗜睡、昏睡表现,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呼吸抑制、甚至死亡。

四、不注意服药时间

服药的时间,有的药是饭前、有的药是饭后、有的药是饭中,比如说降糖药就告诉你饭前、饭后或者吃第一口饭用。还有的比如一天吃三次什么时候吃都应该知道,一天三次一般都跟着饭前或者饭后。还有的要求每8小时吃一次就得严格按照每8小时,每6小时一次就得严格按照每6小时一次,疗效才好。这样就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。

五、迷信广告去买药,绝对不可以

张继春说,“我不放心的就是,病人自己听广告去买药,这个是绝对不可以的。”因为有些广告是虚假宣传,夸大疗效,不讲它的副作用,甚至于宣传最多的就是治疗那些疑难杂症,大医院治不好的他能治,什么祖传秘方,另外打着大医院的旗号,比如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的,北京协和医院哪个教授发明的,都是假的,可是我们的老百姓不知道,往往被名医院、名医这个名字诱惑,自己买药去吃。

六、贵的药、进口药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药

病人有一个误区,就是觉得买贵的、买进口的肯定比国产的好,肯定比便宜的好,这个也是误区,因为有一些进口药因为是专利药,所以开发专利的时候要投入很多,价格比较贵。但是如果是仿制品,各方面的指标标准都达到了专利药的水平,照样是有效的。另外市场经济以前,我们药品价格非常便宜,比如像扑尔敏抗过敏的几分钱,尽管便宜,但是也很有效。

七、不看说明书,无视适应症和禁忌症,厂家是不会负责任的!

张继春提醒,用药必须要看说明书,特别是要看适应症和禁忌症。适应症,即该药品是用来治什么病的,同时要看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与你的症状是否相符等。而禁忌症会告诉你什么人不能吃、什么情况下不能吃。“如果你不看禁忌症,而你的症状正好是一个禁忌症的,你自己吃后产生不良后果自己负责,厂家是不会负责任的。”

另外,说明书上有储存条件,一定要看储存条件。如果不看说明书,把该冷藏的放到室温环境下,本该放室温的又冷藏了,这样一来药效就会受到影响。“如果是胰岛素,你放在冰箱冷冻了,冻成冰了,然后你又嫌浪费,你又把它化了,那药效就会大打折扣,蛋白质结构会改变。”

八、不看有效期,使用截止日期前三天和过期三天的药品没有区别!

所有药品都有一个有效期,从药品出厂到有效期这段时间内,如果保存条件及方法都合理,药品的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,使用起来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,厂家需对此负责。

“使用截止日期前三天和过期三天的药品,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。”张继春同时表示:“我们宣传的时候强调过期药不要吃,因为一旦说过期药能吃,就牵涉到一个过期长短的问题,这样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了,此情形下药物使用起来必然存在安全隐患。”

张继春建议,买药时最好选择出厂日期较新、距离有效期较远的购买。“有些药物可能价格上较便宜,但实际上它可能距离有效期不远了,这样的药买回去没等用就过期了,因此最好别买。”

九、如何科学地管理家庭小药箱?

如何科学地管理家庭小药箱,张继春提出了四点建议:

第一,注重保存期限。

张继春表示,药物都有一个贮存期限的问题,如果常备药物太多就很容易过期,因此,家庭小药箱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,要定期地更换。“如果过期或者变质了,一定要拿出来,不然急用的时候可能会吃了过期的药。”张继春说。

第二,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。

张继春表示,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主要以非处方药为主,就像一些外科的小伤小病用的可以自己上的药膏、药水、消毒药品以及感冒、腹泻用药等,因为这些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较高,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合理使用。但这些非处方药如果和处方药放在一起,可能会弄混,影响用药安全。

第三,成人用药和儿童用药分开。

张继春提醒,家庭小药箱最好把成人用药和儿童用药分格贮存,因为许多药物是未成年人禁用的,否则可能因为用药混乱影响孩子的用药安全。

第四,注意贮存环境。

张继春介绍说,家庭小药箱的贮存环境一定要合理,要根据药物说明书合理贮存。“说明书中一般都会标明放在通风干燥处,因为潮湿的环境药品会变质,另外药品是不能晒太阳的,所以放阳台肯定不行,更不能放厨房,因为厨房湿气太大。”张继春说。

(仅供参考)

河北省药师协会
Copyright © 2003-2013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冀ICP备16008306号